太阳集团电子游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行业洞察 |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广东省人口特征分析

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解读、趋势研判,有助于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以期为制定和完善未来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公共设施及服务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广东省常住人口规模高达1.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93%,位居各省榜首,本研究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第六次、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历史数据,从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等维度分析广东省及各市、各区级人口的特征及变化趋势。

 

01 广东省人口指标总览

 

常住人口:2020年达1260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93%,较2010年增加2171万人,增幅为20.8%。

 

家庭户规模:由2010年3.11人/户下降到2020年2.63人/户,略高于全国2.62人/户。

 

性别结构:人口性别比高达113.08,远高于全国105.07。

 

年龄结构:0-14岁人口占比16.87%,略低于全国17.95%;15-64岁人口占72.57%,高于全国68.55%,较2010年下降3.7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8.58%,低于全国13.50%。

 

受教育程度: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和高中文化的人口达到15699人和15088人,高于全国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9.55年提高至10.38年。

 

城乡人口:城镇人口为9352万人,占比74.21%,较2010年提升8.04%,远高于全国63.89%。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外来常住人口)达5207万人,较2010年增长1775万人,增幅达34.09%,高于常住人口增幅;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3.8%,高于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例。

 
图片
 
表1 广东省与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指标数据统计

 

 

02 广东省及各市人口特征解读

 

 

1.广东省人口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人口持续向核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聚集,区域发展不均衡进一步拉大
 

广东省人口增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1990年-2000年间广东省人口高速增长,增幅达35.6%,2000年-2010年和2010年-2020年人口增速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速增长水平,分别为22.4%和20.8%,远高于同期全国人口增幅。广州和深圳城市人口增长迅猛,增幅分别为47.0%、68.9%,而北京、上海在2010-2020年间人口增长已逐渐趋缓(增长百分比已低于10%)。

 
图片
 
图1 广东省历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图片
 
(1) 广东省与全国
 
 
图片
 
(2) 北上广深
 
图2 1990年-2020年广东省与全国、北上广深人口增幅对比
 
注:暂未获取到官方公布的广州、深圳两市1990年普查人口数。

 

珠三角9市占全省人口比例超6成。2020年珠三角九市人口总规模为7795.9万,占全省总人口比例为61.9%,粤东(沿海经济带东翼)、粤西(沿海经济带西翼)、粤北(北部生态发展区)人口总规模分别为1638.7万、1575.8万、1591.9万。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有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合计占广东省人口的30.6%。

 
图片
 
图3 2000-2020年广东省各市人口规模

 

注:广东省地区划分(以下同)

1、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

2、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

3、粤西:湛江、茂名、阳江

4、粤北:韶关、清远、梅州、河源、云浮

 

人口持续向珠三角核心城市集聚。2000-2010年间广东省各市人口均为正增长,增长集中于珠三角地区。2010-2020年间珠三角地区仍维持高速正增长,粤东、粤西、粤北部分城市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

 
图片
 
(1)2000-2010年
 
 
图片
 
(2)2010-2020年
 
图4 2000-2020年广东省各市常住人口增幅分布图

 

深圳市人口增量占全省人口增量比重持续保持最高,2010-2020年其人口增量占全广东省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2010-2020年人口增长相较于2000-2010年更加集中于深、广、佛、莞、惠、中、珠等主要珠三角城市。

 
图片
 
图5 广东省各市人口增量占全省总增量比例

 

非核心城市人口持续向中心城区聚集。2000-2010年间除清远、韶关、汕头非中心城区地区出现人口负增长外,其余各行政区人口增幅均为正。深圳市龙华区在行政区级别人口增幅最大,从2000年的54万增长为2010年的138万,增幅达156%。

 

2010-2020年间除珠三角主要城市和外围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还保持继续增长,其余地区人口普遍下降。广州市黄埔区人口增幅最大,从2010年的48.6万增长为2020年的126.4万,增幅达160%;此外深圳市光明区、龙岗区人口增幅也超100%。湛江市麻章区、河源市东源县人口下降明显,降幅达20%。

 
图片
 
(1)2000-2010年
 
 
图片
 
(2)2010-2020年
 
图6 2000-2020年广东省各行政区常住人口增幅分布图
 
注:行政区划为最新区划,五六普数据已据此边界调整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后简称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和优化“一群五圈”城镇空间格局,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及资源优化配置等核心功能,同时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小城镇建设。未来人口会在珠三角持续聚集、东西两翼适量增长,人口进一步向市区、县城、中心镇聚集。

 

2.广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珠三角大部分城市已经迈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
 

广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广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55.7%、2010年的66.2%提高到2020年的74.2%,高于全国水平(63.9%)。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率达87.3%,珠三角大部分城市(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广州六市)已经迈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率>80%),其中仅肇庆市城镇化率低于50%。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小城镇建设”,要求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提升已成为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图片
 
(1) 广东省与全国、北上广深对比
 
 
图片
 
(2) 广东省各区对比
 
图7 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比
 
 
图片
 
(1)2000年
 
 
图片
 
(2)2010年
 
 
图片
 
(3)2020年
 
图8 2000-2020年广东省各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布图

 

珠三角城市群存在显著的户籍人口和城镇人口异步现象。珠三角内东莞、深圳户籍人口与城镇人口比值为0.26、0.31,中山、佛山、广州、珠海、惠州该比值也小于1,仍有很大比例的“城镇化”人口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市民化推进机制”等政策,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 万至500 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调整完善广州、深圳积分落户政策,加速推进人口城市化向市民化转变。

 
图片
 
图9 广东省各市户籍人口与城镇人口比值
 
注:户籍人口来源于202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3.广东省劳动人口供给呈下滑趋势,需加大就业保障、培育新就业增长点
 

广东省劳动人口供给呈下滑趋势。2020年广东省劳动力人口(15-64岁)占比为72.6%,超过全国水平(68.6%),相比2010年下降3.7个百分点,降幅低于全国(5.9)。广州、深圳两市劳动力人口占比分别为78.3%、81.7%,高于北京(74.9%)、上海(73.9%),降幅分别为3.6、6.6个百分点,低于北京(7.8)、上海(7.4)。2020年劳动力人口占比超过80%的城市由2010年的6个(东莞、深圳、中山、佛山、广州、珠海)下降至2020年的2个(东莞、深圳)。

 
图片
 
图10 广东省与全国、北上广深劳动力人口占比对比
 
 
图片
 
图11 广东省各市15-64岁人口占比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援企稳岗政策增加就业岗位”“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引导和规范新业态就业发展,扩大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空间,进一步增加岗位供给和开发劳动力资源,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4.广东省珠三角核心城市群仍处于人口规模红利期,外围城市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广东省整体仍处于人口规模红利期,珠三角城市群总抚养比均处在较低水平。2020年广东省总抚养比为37.8%,低于全国45.9%,仍处于人口规模红利期(经济学上一般以总抚养比小于50%作为人口规模红利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总抚养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广州、深圳两市总抚养比分别为27.7%、22.4%,低于北京33.6%、上海35.3%。珠三角地区发达城市总抚养比基本都在30%以下,而珠三角外围城市,总抚养比大体超过50%或接近50%,劳动力人口占比低,经济欠发达。

 
图片
 
(1) 广东省与全国
 
图片
 
(2) 北上广深
 
图12 广东省与全国、北上广深总抚养比历史变化对比
 
 
图片
 
图13 2020年广东省各市人口抚养比

 

广东省多数城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广东省共16个城市进入老龄化(65岁及以上人口>7%)社会,其中梅州市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20%),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珠海五市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受二胎政策影响,2020年0-14岁人口占比相较于2010年稍有回升,共6个市0-14岁人口占比超25%,集中在粤东和粤西地区。

 
图片
 
(1)65岁及以上
 
 
图片
 
(2)0-14岁
 
图14 广东省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图片
 
(1)65岁及以上
 
 
图片
 
(2)0-14岁
 
图15 2020年广东省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布图

 

未来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将会使人口规模红利期趋于结束,应进一步提升养老和托育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等政策,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

 

5.广东省家庭户规模持续萎缩,家庭规模呈现小型化趋势
 

广东省各市家庭规模持续萎缩。广东省及全国平均家庭户人口都在持续下降,2000年至2020年总降幅为1.09人/户,大于全国0.82人/户。广州相对于北上深,家庭规模最小,且缩小得最快。珠三角地区家庭户户均人数最小,2020年低至2.32,粤东地区户均人数最大,2020年为3.63。2020年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中山六市户均人数均跌至2.5以下,其中东莞低至1.95。

 
图片
 
(1) 广东省与全国、北上广深对比
 
 
图片
 
(2) 广东省与各区对比
 
图16 不同区域家庭户户均人数对比
 
 
图片
 
(1)2000年
 
 
图片
 
(2)2010年
 
 
图片
 
(3)2020年
 
图17 2000-2020年广东省各市家庭户户均人数分布图

 

家庭小型化趋势必定影响城市住房供应结构,广州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严格划定城市更新项目中小户型占比,需按照城市更新规划建设管理圈层,分圈层分户型类别设定最低中小户型比例,还有东莞“三限房”、中山市“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供应”政策等,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住房供应的多样性、平衡性和协调性,调控住房供需结构、适应人口发展趋势

 

6.广东省人口性别比严重偏离合理区间,“男多女少”问题持续加剧
 

广东省人口性别比持续扩大且偏离合理区间。2020年广东省人口性别比为113.08,高于官方合理区间(102),且远高于全国105.07。2000-2020年珠三角地区人口性别比不断增长,“男多女少”问题逐渐加剧,2020年已达117.68,其中东莞、深圳最为失衡,性别比分别为130.06、122.43。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人口性别比保持稳定,其中粤西地区相对较高,2020年时为109.06。

 
图片
 
(1) 广东省与全国、北上广深对比
 
图片
 
(2) 广东省与各区对比
 
图18 不同区域人口性别比对比
 
 
图片
 
(1)2000年
 
 
图片
 
(2)2010年
 
 
图片
 
(3)2020年
 
图19 2000-2020年广东省各市人口性别比分布图

 

广东省及各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建立完善促进男女平等的家庭政策体系”等政策,要求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婚姻家庭财产、参与社会事务等权利和机会,加强妇女劳动保护、卫生保健、生育关怀、社会福利、法律援助、心理健康等工作。

 

7.广东省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人口规模红利逐步转移到人口质量红利
 

广东省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广东省每10万人大学文化人数由2010年8117人提升至2020年15699人,超过全国水平。同时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9.55年增长为2020年10.38年。2020年深圳、广州大学文化程度在各市中最高,分别为每10万人28957人、27277人,但与北京(41980人)、上海(33892人)仍存在较大差距。

 
图片
 
图20 广东省与全国、北上广深每10万人大学文化人数对比
 
 
图片
 
图21 2020年广东省各市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

 

随着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人口规模红利应逐步转移到人口质量红利。广东省各市“十四五”规划均明确提出要“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需进一步加大人才吸引和保障政策,如提供教育医疗、住房保障、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等组合式服务,吸引高素质人才市民化,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

 

8.广东省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大,需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公平化和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广东省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大。2020年广东省流动人口为5206.6万人,位居各省份榜首,占常住人口比例高达41.3%,较2010年增长1775万人,增幅达34.1%。省内东莞市流动人口占市常住人口比例最高为76.0%,总量752.2万;深圳市流动人口总量最高为1243.9万,占比71.1%。除东莞、深圳外,中山、佛山、珠海、广州、惠州五市流动人口占比均超过50%。

 
图片
 
图22 广东省与全国、北上广深流动人口占比对比
 
注:官方暂未公布广州市2010年流动人口数。
 

 

图片
 
图23 2020年广东省各市流动人口占比
 
注:官方暂未公布广州市、深圳市2020年跨省和省内流动人口数。

 

对比全国流动人口与外出农民工的规模变化,可以看出外出农民工规模增速缓慢,由2008年1.40亿增长至2020年1.70亿,增幅仅为21%,而流动人口大幅增加,由2010年2.21亿增长至2020年3.76亿,增幅高达70.1%。可见近十年来流动人口增长主体,主要来源于经济增长转型、人才吸引和落户放宽政策所吸引的高素质年轻群体。

 
图片
 
图24 全国外出农民工和人口普查流动人口规模历史对比

 

与流动人口持续向东部核心城市聚集现象相对,外出农民工省内流动比例逐年增大,农民工加快回流,中西部省会城市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本地就业,其次省内外务工收入差距缩减、生活成本提高、农民工老龄化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图片
 
(1) 省内外流动占比
 
图片
 
(2) 年龄结构
 
图25 全国外出农民工省内外流动情况和年龄结构变化
 
注:农民数据来源于2008-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随着新增流动人口高素质年轻群体逐渐增多,“市民化”进程不断推进,大规模流入人口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义务教育、医疗、住房、土地等软硬件供给的规划。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及各市规划纲要均提出坚持“房住不炒”,落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同时,不仅要关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水平”,更应该关注流动人口的平等就业、公平社会保障和均等公共服务等全方位的保护和落实。

 

 
结语
 

近20年来,广东省人口规模、城镇化率、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且仍处于人口规模红利期,同时也面临人口区域布局不均衡、劳动力人口供给下滑、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家庭小型化、人口性别比不合理、流动人口管理难等诸多问题。

 

从人口布局上看,尽管广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总抚养比较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明显落差依然是导致人口分布不均衡的主因,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需优化“一群五圈”城镇空间格局,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及资源优化配置等核心功能,同时提升城乡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布局。

 

从人口结构上看,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程度逐渐提高,家庭小型化态势逐渐显著,高素质人群占比不断提升,对城市和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加快建设普惠性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优化住房结构和品质、提升教育医疗和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适应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

 

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应以积极姿态应对人口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冲击,增强人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适配度,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

 

指标说明
 

1.本文涉及“常住人口”、“城镇人口”、“人口性别比”、“家庭户人口”、“流动人口”等定义及统计口径,均与全国人口普查一致。

2.常住人口: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3.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4.本文中的劳动年龄人口按15-64岁人口统计。

5.人口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0-14岁和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总抚养比为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之和。

 

 

参考资料

[1] 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省及各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6号)》,2021年5月.

[2] 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8年-2020年.

[3] 广东省及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

[4] SUPDRI,《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上海人口特点分析与思考》,2021年7月.

[5] SMAPRI,《上海大都市圈七人普数据解读与趋势研判:把握人口大势,以积极姿态掌握人口发展主动权》,2021年7月.

[6] 中国银行研究院,《从人口普查观察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新变化》,2021年6月

 

 

数据模型中心

撰写:段 谦、谢 琛

审核:杨 良、罗钧韶

审定:段仲渊

返回列表